
姓名:杨简宁 学校:浙江省宁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阳光文学社 星座:水瓶座 偶像:沈石溪 喜欢书:笑猫日记 难忘的古诗词: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 喜欢歌曲:《天依投食歌》 特长兴趣:画画、看书 捣蛋冯 杨简宁 我遇见过不少聪明、活泼、善良、可爱的同学,但“捣蛋冯”却是其中的一个异数。 捣蛋冯长得一点儿都不引人注目,小个子,坐在第一排,总是穿黑的或灰的以及土黄色的衣裳,瘦得像猴。 可是,这小个子的捣蛋冯,却是班里的大活宝,连老师都很难“驯服”他。他顶爱到处乱跑。下课时,他像一只兔,在教室、天井、走廊、花坛,四处乱窜,到处疯跑,撞到别人,也从不道歉。他不太高兴时,会一边跑,一边朝人家吐唾沫,不慎被“击中”的,只好自认倒霉。如果你硬要向他讨公道,那你可要吃大亏了,虽然他个子小,打起架来可一点儿都不含糊。 一次,有个男生仗着个子高,要报被吐唾沫之仇,还没等那男生拳头落下,捣蛋冯就已灵敏地闪开了,忽一下绕到那男生身后,一巴掌重重地拍在那男生背上。这男生虽人高马大,但没有心理准备,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击,竟一下摔在地上,膝盖磕在石板上,磕破一大块皮。最后,这个男生只得一撅一拐地回教室。捣蛋冯呢?早就溜之大吉啦! 即便是上课,捣蛋冯也不安分。语文和数学课,他还勉强坐得住,但屁股扭来扭去,好像椅子很烫似的。一旦轮到美术、音乐之类的小学科,他就更坐不住了,他居然敢在老师眼皮底下明目张胆地窜,一会儿拿走这个同学的橡皮,一会儿又扔掉那个同学的书本,有时还跑到老师的面前,挤眉弄眼做鬼脸,好像在嘲笑老师。老师们看在眼里,气在心里,可就是气得七窍生烟,又能拿这个“大活宝”怎么办呢? 那个夏天之后,我们却再也没见到他。捣蛋冯转学了。他在的时候,同学们曾很想他离开,但他真的离开了,教室里却好像少了什么,缺了什么。 那捣蛋冯后来到底成什么样了呢?这个,或许他的新老师会知道。 文明背后…… 杨简宁 盛夏,烈日炎炎。 早晨,炙热的阳光便覆盖了整个县城,把暴露在阳光下的地面烤得滚烫。泼一盆凉水,那柏油马路上还会冒出丝丝缕缕的白烟来。 正是送学生上学的时间,马路上车来车往,拥堵、碰撞等意外情况随时可能发生。阳光下,车流中,在无遮无拦的斑马线上,一个穿着制服的身影特别醒目。 他身穿笔挺干净的制服,手中握着指挥交通用的“指挥棒”,口中有一个闪亮的小哨子。他在车流中镇定自若地指挥着,车流在他的指挥下顺利通过了斑马线。 黄昏,有微风拂过。趁着凉爽,晚饭后的人们都要去公园散步、纳凉。斑马线上,人潮涌动。斑马线旁,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了。“这边的,往那边走,那边的稍微走快一点,不要随便停下来,好,就是这样……”他的声音有些嘶哑,但是,他的站姿依旧挺拔。忙碌了一天了,早已满头大汗,早已嘴唇干裂,早已疲倦困乏了吧?但是,他依然在马路边上肃立着,不时吹一吹哨子,不时指挥着车辆人群。 晨曦中,夜幕下,“红灯停,绿灯行”,车流井然有序,人潮此起彼伏。而他们挺拔的身影,在光的辉映下,镀上了一层金边…… 教师点评: 文章文笔优美清新,语言新颖清爽,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,特写、刻画栩栩如生。细读两篇文章,不由为小作者亲切委婉,朴素而不落俗淘的叙述深深吸引,尤其是结尾的“点睛之笔”,富有意蕴,引人哲思。 指导老师:林华烨
|